【譯】自尊與幸福感 Part 1 :自尊的危機

Felix Yu, 余晨瑋 M.S.
6 min readAug 3, 2018

--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自尊的重要性。畢竟,有超過三萬篇的文章以及書籍都圍繞在這個主題。有二十四種的心理疾患都和其有關,且缺少自尊也和很多不愉快的狀態有關,例如不安全感以及人際相處的困難。另外,高自尊也和個人間與人際之間的幸福感有很大的關連。也因此,有許多人在得知社會學家認為自尊有「黑暗面」時,感到十分驚訝。而這種對於自尊批評也不斷擴大,因此我稱之為是自尊的危機。

我總是在開始討論自尊之前先定義何謂自尊。就黑暗裡的手電筒一般,定義可以先照亮我們想要討論的部分,撇除其他成分,直到我們釐清眼前的事物。不幸的是,社會學家對於自尊有三種定義,其中兩中所照亮的部分是死胡同。但更糟的是,一般大眾對於自尊的定義正是造成此危機的原因。

三種自尊的定義

William James (1890/1980)是史上第一位試圖定義自尊的心理學家。他將其視為是一種在我們的人生裡面,對於我們核心價值來說重要的領域中,我們獲得成功與失敗的比率。根據這種說法,在那些領域裡擁有愈多的成功,我們就愈接近「理想的自我」,而我們對於自我的概念也會愈好。相對的,遇到的失敗愈多,我們對於自我則是感到愈糟糕。

一個將自尊看成成功與失敗間比率的好處是這可以告訴我們該怎麼提升自尊,便是在會影響到我們自我價值的領域中,努力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然而,透過能力來定義自尊也有其缺點。因為有時候一個人可以對於不好的事情非常在行,例如說謊、欺騙、欺壓他人等等。另外,建立在能力的自尊也和完美主義、過度成就以及反社會行為有相關。

第二種對於自尊的定義則是常常出現在字典中的定義,這涵蓋了一種身而為人的一種價值感。這種價值取向的自尊觀念在 Maurice Rosenberg創造出自尊問卷之後便大肆流行。事實上,這種問卷在自尊的研究上也廣泛的被使用,包括在北美以及亞洲地區。

然而這種價值取向的定義卻走向死胡同。畢竟,那些寵壞的孩子以及自戀的人們總是在自我價值上感覺很良好,但周遭的人或許都不這麼認為。對於自我的過度誇大或甚至是自戀的心態在人際上都是不被讚賞的。

唯有第三種對於自尊的定義可以避開以上那些致命的缺點。這種定義將自尊界定為能力與價值之間的關係。 Tafarodi和Swann, Jr.用一種線與線的關係比喻這種兩個維度的自尊。兩條線之間可以形成各種樣貌。但若我們將一條線是為長,另一條視為寬,他們便可以形成一個長方形。如果一條線為能力,另一條線為價值,這兩條線相對於彼此形成的面積便是自尊。

這種將兩個觀點融合的新定義可以避免犯下單獨使用其中一種會出現的錯誤。例如,當能力被價值所平衡之後,人們就不可能會濫用能力去壓榨他人。相同的,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很有價值卻沒有相對應的能力支撐這種想法,他便不會擁有真實的自尊,因為他們的自我價值觀沒有地基可以支撐。缺少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會導致與所謂的自尊的黑暗面有關的行為,而非自尊本身。

此外,這種二維度的自尊定義更符合最原始的自尊定義。 John Milton (1642/1954)或許是史上第一個使用這個詞的人,他用這個詞去解釋為什麼他會挑戰那些質疑他身而為人的正直性的輿論。之後他說自尊是和「正義與正確」的行為息息相關的。換句話說,真正的自尊是應該會反映一個人在生命中的價值與行為。真正的自尊是得來的,不是與生俱來的。簡單來說,這就像是我們覺得自己是好人,是因為我們做了好事。

ReferencesJames, W. (1983).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90)Milton, J. (1950). Apology against a pamphlet. In C. Brooks (Ed.), Complete poetry and selected prose of John Milton. New York, NY: Modern Librar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642)Mruk, C. J., (2018). Feeling good by doing good: A guide to authentic self-este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Mruk, C. J., (2013). Self-Esteem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4e).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Tafarodi, R. W., & Swann, W. B., Jr. (1995). Self-liking and self-competence as dimensions of global self-esteem: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5(2), 322–342.

本文翻譯自 ”Authentic Self-Esteem and Well-Being”,翻譯已徵得作者同意。

This article is translated from ”Authentic Self-Esteem and Well-Being,” originally posted on Psychology Today. The right to translate this work has been granted by the author, Christopher Mruk, Ph.D.

關於作者:Mruk博士在 Bowling Green 州立大學任職。著作包含 Self-Esteem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4th Edition,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2013)(一本學術性專書)以及 Feeling Good by Doing Good: A Guide to Authentic Self-Esteem and Well-Be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較為實用且大眾)

我是菲力克斯,是個負傷的療癒者,如果這篇文章可以在你心裡激起一點漣漪,不管是帶給你一些觀點、一抹微笑,亦或是讓你感到一絲悲傷,請不要吝嗇按下拍手給我鼓勵(最多可以按50下哦),讓我知道我的文字也可以讓你產生共鳴。如果有任何想法,也非常歡迎留言討論。

--

--

Felix Yu, 余晨瑋 M.S.

I study emotion and motivation with a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