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起你心中的惡 / 情緒 / 需求

從心理學來看勾惡傳遞訊息的策略

--

勾起你心中的惡(勾惡)為一時事形Youtuber,頻道內容多針對主流媒體未報導或片面報導的社會事件做評論。

Taken from his youtube channel

這篇文章不會針對他的影片內容做討論,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影片中呈現訊息的方式是如何讓他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他的核心觀眾群。具體來說,我會從動機式的情緒調節(motivated emotion regulation)以及基本心理需求(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的兩個角度來出發。

文章大綱
1. 「直娘賊勒」- 激起群體憤怒
2. 「勾惡的兄弟姐妹」- 滿足歸屬需求
3. 觀眾間的個體差異

1.「直娘賊勒」– 激起憤怒與改變動機

在勾惡的影片裡,常常會聽到他憤怒大罵那些他認爲做錯事的人,並且不乏使用一些不雅字眼。而這樣直接的表達其不滿,似乎也成為了他的頻道的特色,並且也獲得其觀眾的認同。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他這樣暴走是因為情緒管理不佳,或是修養不夠。但我認為,他是刻意的想要透過憤怒的表達來達到他的目標

根據情緒調節的動機觀點,人們在做情緒調節的時候(無論有意或無意),是為了達到某種的情緒目標(emotion goal),而情緒目標又是為了完成更高階的動因(motive)。

最常見的例子是,當人們在追求快樂時(向上調節正向情緒),是為了達到「快樂」這個情緒目標,而這個情緒目標則是可以完成「享樂」(hedonic)這個高階動因,如下圖左邊所示。

然而,快樂這個情緒常常除了能夠完成「享樂」的動機,同時也能夠完成其他「工具性」(instrumental)的動因。比如說,當一個覺得感受到快樂可以使其交更多朋友,那麼為了完成這個社會性動因,他也會試圖去提升自己的正向情緒。這個時候,快樂這個情緒就同時滿足了享樂動因,以及工具性動因。(關於正向情緒的其他工具性動因以及過度因為享樂動因去追求快樂可能會有的結果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這篇文章。)

可是,當今天的情緒目標是一個負向的情緒,例如憤怒,那麼往往享樂動因就不會和工具性動因一起被滿足,如下圖所示。因此,工具性的動因在這樣的關係裡的角色會特別突出。

虛線表示抑制(inhibitory)

的確,過去研究發現,當人們刻意的去降低負面情緒以達到享樂動因時,他們對於改變事情現狀的意願會減低,而這種降低的意願則得已讓現狀繼續維持。有趣的是,這篇研究所談的現狀,也是與政治相關的。

因此,我認為勾惡會在影片中使用憤怒的語氣、用詞,並不是因為他情緒管理不佳,而是刻意的想透過激起觀眾的憤怒來達成某種工具性動因

而這種工具性的動因,很可能就是為了引起觀眾對於他所談論的議題的意識,並且希望透過因憤怒所帶起的動機,企圖能夠為現狀帶來一些改變。

相對的,若他採取並不是採取這樣的策略,而是使用不帶情緒的播報訊息,或是採用搞笑的方式傳遞訊息,則他所要達到的目標則可能不會達成。

同時,由於今天他的觀眾並不是只有一位,也就是他所激起並不是只是個人的憤怒,而是群體的憤怒。群體的憤怒除了可以增加個人的改變動機,還能夠增加個人的群體認同,近一步的促使改變的可能。

這也帶到我的下一個點,勾惡的影片能夠滿足人的歸屬需求。

2. 「勾惡的兄弟姐妹」– 滿足歸屬需求

歸屬需求—感覺自己屬於一個群組的這種需求,被認為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且很大程度上決定人們的福祉,而人們也會為了要滿足這樣的需求採取行為。

而勾惡的影片,透過將自己的觀眾命名為「勾惡幫」,將自己稱為「幫主」,觀眾稱為「勾惡的兄弟姐妹」,且使用會員制度使加入者獲得獨家的訊息,營造出一種內團體的氛圍,使觀眾覺得自己在團體中是受到重視的,且也產生了一種團體認同。

這樣內團體的氛圍,則能夠滿足人的歸屬需求,也可以吸引更多需要滿足這種需求的觀眾。

先不論團體認同自然而然的會讓人有內團體偏私,使人對於團體內的消息更加信任,團體認同更能夠增加群體情緒的強度,提升群體情緒所帶來的行為的可能性

比如說,研究發現,當人們有較高的認同需求時,他們更想要去感受到群體情緒,藉此確認自己為團體的一份子。例如,他們比較會在紀念性節日上表達哀傷。此外,研究也發現人們的情緒強度會隨著群體的情緒強度有所改變。當人們得知他所在的群體對於某事件的情緒比自己本身的情緒還要強時,他們也會增加自己的情緒以符合團體的水準。

對於一個頻道來說,滿足人的歸屬需求不僅僅能夠更凝聚觀眾間的歸屬感,更是能夠在他激起憤怒時,使憤怒在團體內更快速且強烈的擴散,最終達到創造改變的可能性。

3. 觀眾間的個體差異

當然,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觀眾之間的喜好也是大不同的。

對於A來說,表達憤怒是引起社會意識的最佳方式,但對於B來說,或許幽默才能夠帶來最大的迴響。同樣都有著相同動因(激起社會意識),但這種對於情緒預期結果的個人差異,也決定了人們要追求什麼樣的情緒目標。

因此,有些人對於勾惡所提出的批評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有人會說:「我不喜歡他這麼生氣。」這樣的批評背後反應的或許是他認爲表達憤怒並不能夠達成他所期待的目標,而並不一定反應了他不認同勾惡所想達成的目標(改變社會現狀)。

同樣的,當有人對於他的憤怒情緒表達做出「很中二」的評論時,背後所反應的,或許是他們對於憤怒這個情緒的評價。或許對這些人來說,平靜的表達才是「成熟的」、「理智的」。

但正是因為每個人對於情緒的評價不一,這樣的問題並沒有對錯。

就結果的層面來說,勾惡的確成功的建立起他的內團體,並激起群體的憤怒,使他的觀眾注意到某些社會議題,因此這方面目標確實也達到了。

最後,我認爲他的影片所呈現訊息的方式,並不是「衝動的」,「不加思索」的一昧暴走,而是「刻意的」(intentional)、「考慮周延」(deliberate)過後的決定。

這樣的決定不僅可以看出他對於情緒的評價(憤怒可以激起群體意識),更可以看出群體憤怒是怎麼使內團體更加凝聚,並吸引具有相同價值的人加入,藉此滿足人們歸屬動機的團體,並擴大與增強憤怒之於行為的效果。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拍手(最多可以50下)以及分享給予支持。

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或是來信(chenweifelif@gmail.com)討論。

References: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497.
Ford, B. Q., Feinberg, M., Lam, P., Mauss, I. B., & John, O. P. (2019). Using reappraisal to regulate negative emotion after the 2016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Does emotion regulation trump political 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7(5), 998–1015. https://doi.org/10.1037/pspp0000200Ford, B. Q., & Gross, J. J. (2019). Why beliefs about emotion matter: An emotion-regulation perspectiv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8(1), 74–81. https://doi.org/10.1177/0963721418806697Goldenberg, A., Garcia, D., Halperin, E., Zaki, J., Kong, D., Golarai, G., & Gross, J. J. (2020). Beyond emotional similarity: The role of situation-specific motiv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9(1), 138–159. https://doi.org/10.1037/xge0000625Goldenberg, A., Halperin, E., van Zomeren, M., & Gross, J. J. (2016). The Process Model of Group-Based Emotion: Integrating Intergroup Emo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Perspectiv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2), 118–141.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15581263Ryan, R. M., & Deci, E. L. (2017).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motivation, development, and wellness. Guilford Press.Tamir, M. (2016). Why do people regulate their emotions? A taxonomy of motiv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3), 199–222.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15586325Tamir, M., Bigman, Y. E., Rhodes, E., Salerno, J., & Schreier, J. (2015). An expectancy-value model of emotion regulation: Implications for motivatio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decision making. Emotion, 15(1), 90–103. https://doi.org/10.1037/emo0000021Tamir, M., & Millgram, Y. (2017). Motivated emotion regulation. In Advances in Motivation Science (Vol. 4, pp. 207–247). Elsevier. https://doi.org/10.1016/bs.adms.2016.12.001Tamir, M., Vishkin, A., & Gutentag, T. (2020). Emotion regulation is motivated. Emotion, 20(1), 115–119. https://doi.org/10.1037/emo0000635

--

--

Felix Yu, 余晨瑋 M.S.
Let’s Psych It Up! 心理起來啊!

I study emotion and motivation with a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